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在华投入超 2亿美元,启动 车规级SoC芯片自研,这是其“In China, For China”战略迈向深水区的重要一步。发布地点选在进博会,也算是向外界表明:未来中国市场既是主战场,也是核心研发基地。
这次芯片项目由 Carizon 负责,它是 CARIAD(大众软件公司)与 地平线 的合资公司。CARIAD中国区CEO韩三楚表示,这笔钱的意义不仅是开发一颗芯片,而是让大众能真正做到“软硬一体从底层打起”,包括算法、车载电子架构,再到SoC 本身,形成自己的完整链条。
大众给出的计划也相当激进:
预计 3-5 年内量产首颗 SoC,算力可达 500–700 TOPS,主要提升高频使用场景下的实时决策、安全冗余和稳定性。
而大众在华智能驾驶研发的“第一阶段”——Carizon 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——将在 2025 年量产,自研 SoC 的推出则意味着大众正式进入“第二阶段”,也就是本土智能驾驶能力的全面加速。


首批自研芯片将用于大众在中国的 L3及以上 智驾车型,进一步强化软件和硬件的本土化垂直整合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项目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大众过去几年在华投资链路的延续。自 2020 年以来,大众已经在中国进行了多项关键投资:从国轩高科、江淮扩大合作,到成立 VCTC(大众中国技术有限公司)、投资小鹏、收购设计公司、推进安徽基地扩建……累计金额超过百亿美元。VCTC 甚至让新车开发周期缩短了 30%,成本降低 40%。
根据此前披露的路线图:
- 2025 年:完成 CEA 新电子电气架构量产
- 2026 年:搭载 CEA 和 Carizon 智驾方案的车型交付
- 2027 年:推出 20 款以上电动化车型
- 2030 年:累计推出 30 款纯电车型
对大众而言,自研芯片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一次自我救赎。毕竟只靠外部供应链已无法跟上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速度,掌握核心算力,才能在智能化时代留住竞争力。





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