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赛德斯-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提议,欧盟可以效仿当年中国的策略,鼓励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欧洲建厂,而非单纯依赖惩罚性关税。他认为,这种互惠合作能避免保护主义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欧盟去年对进口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45%的关税,指控其接受不公平补贴,同时启动反倾销调查。此举引发中方反制,包括对白兰地征税以及对欧盟猪肉、奶制品展开调查。


德国汽车制造商对此表示担忧。他们不仅害怕中国的报复措施,还因中国电动车品牌如比亚迪的崛起,感受到销量下降和竞争压力。过去,德国车企进入中国时必须与当地企业合资,这种模式如今被认为可能成为解决贸易摩擦的参考。
康林松指出,欧洲政策制定者已向中国企业提出类似要求:如果想进入欧洲市场,就需要本地化生产。他认为,这种开放市场、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方式更具建设性,并鼓励优秀企业脱颖而出。
目前,一些中国企业已在欧洲行动。例如,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建厂,宁德时代则与斯泰兰蒂斯合作,在西班牙投资41亿欧元建设电池厂。康林松的建议,或许是欧中合作的新契机。
发表评论